欢迎来到聚森记忆脑力训练中心官方网站!

大连思维导图培训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资讯

《银河补习班》最戳心的6句台词,说透了为人父母最 好的模样

2020-08-06 09:11:51
287次


大连全脑开发,大连思维导图培训,大连记忆力培训

由邓超、俞白眉导演的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赚足了眼泪,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白宇饰演的航天员在太空意外失联,面对生命最 大的绝境,他回忆起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,邓超饰演。片中按照时间线,详细回顾了一对父子跨越的漫长时光,充满了欢乐、温暖和泪水。

《银河补习班》不失为一部优 秀的电影。他是邓超对于家庭教育的初探索,首先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意义,而比起之前邓超导演的其他作品而言,也深刻、有趣很多。

01

没有比“为他好”,更恐怖的借口。

电影里的一个细节是:

马皓文的前妻,拉着儿子去做种种不情愿的事情。

面对马皓文的质疑,她的回答一律是,我是为了孩子好。

马皓文反问她:“你对自己好,怎么不每天对着镜子骂自己两个小时。”她一下子沉默了。

“为了你好”,大概是世界上最自欺欺人的一句话。

因为说这句话的人,并不知道结果会不会好。而借着为孩子好的名义,本质是一种绑架。

还记得网络上,那个沸沸扬扬的家庭暴力新闻吗?

妻子频频对孩子施暴,丈夫无动于衷。

赶来的记者问,知道这么做违法吗?他们答,我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成才啊。

然而,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,考虑过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。

《情感勒索》一书里说:

一段糟糕的关系,就是情感勒索者,侵害了对方的自我完整性。

如果你是真正对孩子好,不要单向度的强制,而应该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
02

把自己的桥修好,是世界上最 大的事。

影片中的父亲马皓文,是一个悲剧人物。

因为大桥的突然倒塌,他从明星设计师,成为了罪犯。

服刑期间,妻子和自己离婚。出狱后,他成了过街老鼠,被所有人不待见。

但他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,负担起儿子的生活。凭借百折不屈的精神,最终替自己平反。

儿子不理解,他回答,“把自己的桥修好,在我看来,是世界上最 大的事儿。”

世界本来就不公平,你有多努力,就会有多与众不同。

你修好自己的桥,强大自己,就有对抗外界的力量和勇气。

前几天,一个清华大学女生的毕业感言,刷爆了网络。

她第 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,甚至见都没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。

当她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,实验时间已经到了。

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,她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清华。

为人父母,你最需要做的,不是给孩子优渥的环境,而是输送给他对抗世界的力量,和信念。

03

你是这个地球上,最聪明的孩子。

马皓文儿子马飞的变化,堪称电影里最 大的亮点。

在电影的前半段里,马飞是不折不扣的“学渣”。

他的成绩,班级垫底。学校的教导主任,讽刺他,“煤球再怎么洗,永远变不成钻石。”

就连马飞自己,也觉得自己笨死了,濒临放弃。

但是马皓文一直鼓励他,“你是这个地球上,最聪明的孩子”。

最后的结果是,马飞实现了成绩的大逆转,也实现了人生的顺风顺水。

我们很难说,“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”这句话,左右了马飞的人生走向。

但这句话,一定在绝望中给了马飞信心,在迷茫时,让他珍惜了自己的珍贵。

然后,爱我所爱,行我所行,听从我心,无问西东。

作家明珠絮语说:

最失败的家庭教育,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,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。

请你千万记得,从来没有天生失败的孩子,有的只是失败的家长,和教育方式。

04

人生就像射箭,梦想就像箭靶子。

如果你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,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?

足以佐证这句台词的,是电影里发生在教导主任身上的故事。

一方面,他是学校里严格到极 致的老师,忍受不了任何成绩糟糕的学生;

另一方面,他的养子曾是省高考状元,但后来因为一次普通的受挫,却精神失常。

你没有听错,不过寻常的挫折,成了压垮状元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相似的事情,其实并不少。

还在媒体的时候,我就报道过一个考入名校的县高考状元。

毕业后,他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,就开始沉迷网络,四处流浪。

你永远也想不到,他们是怎样打烂了一手好牌。

但现实就是如此,绊倒他们的,不是一双尺码偏大的鞋子,是鞋子里的沙子。

清华北大,甚至状元,从来不是目的。

真正的人生难题,不会像考卷那样,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,而是要努力适应社会。

你不要总逼着孩子赶路,也要抬头看天,告诉他们梦想真正的箭靶是什么。

05

孩子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受器,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爱ta。

在整部电影里,最让我感同身受的,是这句台词。

是的,不要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是独立的,孩子其实都可以感受得到。

你怎么样,孩子可能就会是什么样。

你的三观,会彼此传染,会对孩子言传身教。

几个月前,和妻子吵架,我在家里摔了一次书。

没想到,上个月,才2岁多的儿子,因为我们没答应他的要求,突然就摔了家里的东西。

他们暂时还不会学习,却会模仿。

知乎上,有个问答曾经被无数次引用。

问题是:

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,到底起到多大影响?

底下一个高赞的答案是:

20多岁时,我突然发现,我抱怨的内容,语气,神态,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。

电影里,因为马皓文从不轻易认输,努力上进,儿子马飞慢慢成了和他一样的人。

好的家庭教育,从来都是家长的言传身教,用你正确的三观,去影响孩子。

06

对不起,爸爸也是第 一次做爸爸。

马皓文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,我看到邻座的中年男子流泪了。

我的眼睛,也湿润了。

马皓文包含歉意的话语,是对自己不称职的自责。

入狱,收入低微,有太多的东西,让他不能为儿子马飞付出更多。

然而,这个世界上哪有天生完美的父母。

为人子女时,你总是觉得父母太普通。

你有太多的期待,他们无法满足。你有太多的要求,他们总是搪塞而过。

而当你终于为人父母,就会发现,平衡事业和家庭是件太难的事情。

既要努力赚钱,又要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。

既要抓住手中的每一分钱,又不能委屈了儿女。

你心里曾经有过无数次海啸,但你从来不想让家人知道。

你总是责备自己做得不够,不善表达,不能给孩子最 好的,但你已经做到了极 致。

对不起,父母也是第 一次做父母。

但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成长,彼此成就。

孩子,请你多担待。


电影的最后,马飞历尽艰辛,终于重新回到了地球。


等待他的,是无数欢呼的人群,是对他英雄般的加冕。


向他走来的,还有他的白发父亲马皓文。


历经世事跌宕,历经时间过滤,历经共同经历绝境的感同身受,他们终于都懂得了对方。


当然,这仍然是一部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电影。


很多东西的改变,需要过程;很多观念的纠偏,需要一次次的证明。


但电影对现实的启示意义,是看得到的。


有人说,父母也是分层级的。


最 低层级的父母,是对孩子放任不管。


高一层级的父母,是只对孩子溺爱,最终把他们养成废人。


再高一层级的父母,是对孩子过于严格,从不顾及孩子的具体感受。


而最 高层次的父母,则是遵从教育规律,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,和孩子彼此影响。


请问你在第几层?


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里的父子,马皓文和马飞,走到了最 高一级。


而你,不要做那个只为孩子好的父母,也不要做一个太听话的父母。


你应该做,和电影里马皓文一样,有些“莫名其妙”,有些“荒谬绝伦”的父母。


你应当始于陪伴,忠于教育,形于三观。


你应当,一级一级往上走。


在《银河补习班》看到了很多值得家长深思的问题,总结下来有五点。


01


高质量陪伴的力量


马飞的妈妈再嫁之后,把儿子送进重点学校寄读,一个月回家一次。


她为有能力送儿子进重点学校自豪,自认尽到了一个母亲最 大的责任,并且她觉得寄宿生涯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。


这个问题见仁见智。有的父母就觉得不适合让青春期的孩子寄读,理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的关键期,很需要父母的关心与引导,寄读过早地切断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精神沟通的纽带。




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有两个时期最为关键。一个是幼儿期形成的安全依恋,另一个就是青春期的自我认同。这两者,都需要父母给予安抚与鼓励。


心理学研究发现:在青春期能够建立充分的自我认同,接受并欣赏自己的孩子,才能建立起有效自尊和自信。相反,如果在这个阶段经历太多挫败,就会产生自卑感。


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:我们随口的评价,会对一个孩子的自我认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

在这一点上,马飞的妈妈就做得很失败。她经常对儿子使用语言暴力,认定他“长了张笨蛋的脸,这辈子就这样了,没救了。”


殊不知这样的话听在孩子耳中就会产生自我认定:我就是笨,我就是没救了。索性破罐子破摔,完全放弃自己。


电影里的马飞就是如此。


所以马皓文出狱后,看见儿子这副样子,做的第 一件事就是要求“走读”。


他把儿子带在身边,生活上悉心照顾,精神上不断给予鼓励,告诉他“你是这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”,一步步打破他原先的自我认知,重新建立起孩子的自信与自尊,进步巨大。


这就是高质量陪伴具备的力量。



02


不要做权威型父母


家庭教育上还有一个认知误区,那就是“我是为你好”。


电影里,当这句话被马飞妈妈苦口婆心说出来的时候,影院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几声叹息。


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听着“我是为你好”长大的,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潜台词里有控制欲的阴影。


在孩子尚年幼、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,父母自然要替他掌舵,但是适时放手很重要,过度的控制会压抑孩子的天性,扭曲他的人格。


比如有的孩子天赋与兴趣都在艺术上,但是父母为了将来好找工作,非逼着他学理工。借着“我是为你好”的理由,让孩子置身于父母要求和自我需求互相背离的痛苦中。


著名画家吴冠中大学考上了工业学校电机专业,在当时,这是可以预判能挣口饭吃的专业。但是他无意中接触到绘画后,觉得“就像初生的婴儿刚睁开眼睛,第 一次看到世界”。他想再考杭州艺专,却遭到父亲坚决反对,认为画画是要饿死的。


吴冠中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及此事时说:当时他宁可自己是个孤儿,可以不受父母支配。


当年读到这段文字,感觉真是既悲壮又悲哀。所幸吴冠中得到了母亲支持,没有屈从父亲的意志,最后在绘画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。



吴冠中


“我是为你好”底下往往跟着一句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,事实上社会是在进步的,父母那一辈很多观念与认知是狭隘的,如果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限制子女成长,就是一种错误的教育。


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,他们在孩子面前就是要掌握绝 对控制权。初期可能会培养出一个“听话”的孩子,但是被压抑住的天性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,往往那时追悔莫及。



《银河补习班》里马皓文这个父亲的形象就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。他和孩子平等相处,父子之间建立起了很好的信任与亲密度。


但也不是没有例外。有一次,马皓文因为申诉请求遭有关部门踢皮球,窝了一肚子火,儿子恰好撞到枪口上,莫名被吼了一顿。


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形下是绝 对不认错的,面子上下不来。但是马皓文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,找了个儿子容易接受的方式主动去道歉,承认“爸爸也是第 一次做爸爸”,也会有不足之处。他选择了及时沟通来解开心结,亲手引领儿子打破了对父亲权威的崇拜。


这也是西方教育中很重视的一点。


西方神话中常有“弑父”情结。在幼儿心目中,父亲往往是以一个“超人”形象出现的。被偶像化的目的,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。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父亲的权威形象也是必须被打破的,因为这是他寻找自我的开始。


03


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


《银河补习班》里,马皓文一直跟儿子强调的就是独立思考能力: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,你要自己想。



独立思考能力涵盖人生方方面面,敢于质疑权威是最基本的前提。


马飞长大后成了宇航员,执行航天任务时,飞行器出了故障,与地球失联。他提出解决方案后,前辈级的同事告诉他,这个方案理论上行不通,不要做无谓努力了。但是马飞没有听从,他坚持了自己的想法,挑战了固有认知,帮助飞船回到了地球。



马飞这个坚持,就来自于父亲的教诲。


马皓文教给儿子最有用的独立思考能力,表现在洪水中自救那一幕。知道儿子身处危险却找不到他的前提下,爸爸用高音喇叭喊话,让儿子看看身边有什么,开动脑筋来用,不要轻易认输。


马飞就是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引下,替自己造了筏子逃出了死亡威胁。



这一幕让人想到有一期《圆桌派》里,窦文涛讲到的“执生”一词。


在粤语的语境里,“执生”是指在紧急情况下,急中生智以最快速度现场解决危机的能力。


据说在印度,因为资源匮乏,使印度人深谙这种“执生”能力,他们将这个思维应用到工作中,因此得到重用,国外很多企业的高管都是印度人。


他们这个能力怎么来的,就是不囿于标准答案的结果。



电影里,马飞的作文被教导主任打了零分,理由是严重离题,标准答案不是这样的。马皓文据理力争:试卷的选择题有ABCD选项,任你择其一,但是生活不会给出多个答案让你选,它只会把难题摊在你面前,考验你的应变能力。


危机的形式千千万万,没有标准答案可循,这时候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
04


你为什么而学习


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的作者波西格说过“最 好的学习就是四处游荡”。当然他说这话有一定的语境,并不是否定学校教育。就像《银河补习班》里,马皓文带儿子游荡,也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孩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,他必须找到让孩子感兴趣的点,重启他对学习的热爱。


于是在电影里,我们看到父子俩躺在郊外的草地上,马皓文关于唐诗里那一句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的解释,让马飞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


如果说游荡有什么好处,这就是好处。



我们常说“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”,对一样物事感兴趣,才会有深挖下去的劲头。高质量的学习从来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理解。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乐趣,从而演变成热爱。


马皓文告诉儿子:清华和北大不是终点,而是过程。

人生就像射箭,梦想就像箭靶子,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,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?

所以要弄清楚一点:你为什么而学习?


如果是为了应付考试,为了让父母满意,那你走不远,你注定要过平庸的一生。那些在专业领域获得非凡成就的大师们,无一不是先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,然后在这上头深耕而成就。

而这一切的基础,就是激发对学习的兴趣。

05

成功的标准

电影里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: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

电影里的教导主任,习惯以成绩来定义学生的价值,甚至对自己的养子也一样。当他是考试状元的时候,将他荣耀地挂在墙上。当他考砸的时候,就全盘否定他,导致孩子最后变成了个疯子。

但事实上,成绩能定义成功吗?


很多考出高分毕业于名校的人,进入社会工作后,高薪拿着,高位坐着,却只是谋生而已。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,内心充满痛苦与戾气,精神空虚,很多人因此抑郁、自杀。


他们虽然成功了,却以损耗自己为代价。


还有一种成功是反向的。像跳孔雀舞的杨丽萍,她热爱舞蹈,认定它是此生唯 一追求目标,为此不惜放弃婚姻,放弃生孩子。


从世俗标准看,跳舞、画画这些事并非成功“正途”,但是杨丽萍不管,她只想把跳舞这件事做到极 致。她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成功,但是做到极 致后,名和利自然而来。她也因此受之泰然,乐在其中。



凡是在热爱基础上努力做到极 致的,没有不成功的。研发了“苹果”的乔布斯如是,研究“转运蛋白”的颜宁也如是。所以要学会辨认“成功”的陷井。


电影看完,我一直在思考“银河”两字的含义。



表面上看,马皓文教给儿子的学问有很多与应试教育无关,但是说到底,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是孤立的。



在教育家朱光潜眼里,这世上没有一种学问无用,只不过“用途”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。


学问有两个走向,专和通。比如你学会数学,用它去算帐、测量、建筑,这是学以致用,也就是狭义的“用”。但你因为通晓数学中的逻辑,成为一个思想缜密、性格和谐,善于立身处世的人,就是学以通用,也是广义的用。


学问之境,如同银河一样浩渺无垠。星辰与宇宙之间,有不可胜数的因果逻辑。所以教育应该具备宇宙般的视野,这就是《银河补习班》的语境吧。


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内容来自网络,因无法核实出处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
咨询热线:0411-66853258、13591121902

咨询微信:dlsilifang

官网:http://www.danao1.com

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tianruijy

地址:大连沙河口区兴工街

思立方教育——聚森记忆  开启全民最强大脑模式

1、超级记忆力训练

2、超级思维脑图训练

3、眼脑直映快速阅读训练

4、初高中必背古文快速记忆课程

5、英语单词英语课文记忆课程

6、国学记忆课程


标签

上一篇:7~9年级(61篇)2020-07-31

最近浏览:


网站首页     关于我们     课程展示     风采展示     新闻资讯     联系我们     在线咨询     荣誉资质


电  话:0411-66853258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手  机:135-9112-1902

网  址:www.danao1.com            地  址: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星光创业大厦五楼




未标题-3.jpg     1685082527398918.jpg

   扫一扫手机网站            扫一扫立即咨询